亭湖区残联联合开展暑期入户助残志愿服务活动
7月盛夏,亭湖区残联联合鑫诚健康护理团队与盐城工学院材料学院,共同组织开展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实践活动。在持续高温天气下,护理员们坚守岗位为服务对象提供日常照护服务的同时,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加入服务队伍,为服务群体送去夏日关怀。
在鑫诚健康专业护理员的指导下,大学生志愿者们携带便携式血压计、血糖仪等基础医疗设备,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的健康检测服务。护理员们现场示范标准操作流程,志愿者们认真学习测量技巧,在"一对一"带教中掌握血压、血糖检测的规范操作。检测过程中,志愿者们不仅详细记录各项数据,更在护理员的指导下,学习如何根据测量结果为服务对象解读健康指标,并给予个性化的健康建议。这种"师徒式"的实践教学模式,既保障了服务的专业性,又让大学生们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服务能力。通过参与健康检测全流程,志愿者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,更深刻体会到照护工作所需的耐心与细致,在服务中感悟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。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模式,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提供了生动课堂。
志愿者们深入服务对象家中,开展全方位的居家生活帮扶服务。他们仔细擦洗厨房油渍、清洁卫生间死角、整理衣柜物品,让居家环境焕然一新;手持理发工具为行动不便者修剪出清爽发型,细心地为卧床者梳理头发;在闷热的厨房里烹饪可口饭菜,更换清洗被褥床单。这些看似平常的家务劳动,对服务对象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难题。志愿者们用双手传递温度,用汗水诠释担当,不仅解决了服务家庭的生活困扰,更让他们感受到"生活有人帮、困难有人管"的社会温暖。这种细致入微的帮扶,正是对"弱有所扶"民生承诺的最好践行,展现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温度。
在服务过程中,志愿者们与服务对象及其家人围坐畅谈,倾听他们的生活故事与内心感受。通过亲切的交流,了解他们在生活照料、医疗康复等方面的实际需求;分享防暑降温、健康养生等实用知识。这些温情的对话不仅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,更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尊重、被理解的温暖。心灵沟通是助残服务中最珍贵的部分,它打破了社会对服务群体的刻板印象,建立起平等对话的桥梁。这种精神层面的关怀,让服务对象获得情感支持与精神慰藉,真正体现了"残健融合、心灵相通"的社会文明高度,是构建包容性社会的重要基石。
此次暑期助残社会实践活动意义深远,成效显著。通过专业医疗检测、生活帮扶服务和深入心灵沟通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,不仅切实解决了服务对象家庭的实际困难,更以"润物细无声"的方式传递着社会的温暖与关怀。活动充分发挥了政企校三方联动优势,整合残联的政策资源、企业的专业优势和高校的人才力量,构建起精准化、可持续的助残服务体系。青年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"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"的志愿精神,在服务中锤炼品格、增长才干。更重要的是,活动搭建起残健融合的沟通桥梁,让"平等、参与、共享"的现代文明理念落地生根,既促进了社会对服务群体的理解与接纳,也增强了服务对象的社会参与感和获得感。这既是一次温暖的爱心传递,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,为构建包容性社会注入了青春正能量,彰显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与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