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今年 500 个省级重点项目启动,总投资超 2.5 万亿
6-28
江苏罗会清
来自江苏
鹤鸣亭
江苏 2025 年 500 个省级重点项目启动
总投资超 2.5 万亿
2025-06-28 12:53·建客心语®
2025 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建设迎来 “加速期”。根据江苏省发改委最新发布的《2025 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名单》,全省共安排省级重大实施项目 500 个,年度计划投资 6526 亿元,加上市县三级联动的 1.3 万个项目,年度计划总投资达 2.5 万亿元。这一规模不仅创下历史新高,更通过 “四个更加突出” 的战略导向,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从项目体量看,500 个省级重大项目中,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达 13.1 亿元,其中超百亿元项目 12 个,包括盐城 265 万千瓦海上风电、南京北站枢纽等标志性工程。值得关注的是,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占比显著提升,225 个相关项目年度投资占制造业比重超过 60%,较上年增长 21%,成为拉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。
(二)区域布局均衡发展苏南、苏中、苏北三大区域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:苏南五市聚焦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,无锡、苏州分别以 43 个和 41 个项目领跑全省;苏中三市重点布局新能源、智能装备,盐城 34 个项目创历史新高,其中海上风电项目投资规模居全国前列;苏北五市则依托资源优势,推进绿色建材、生态修复等项目,宿迁黄河故道生态廊道二期工程列入省级清单。
2025 年江苏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2300 亿元,重点推进 “三纵四横” 综合运输通道建设。其中,宁盐高速、通苏嘉甬高铁等 18 个公路项目,南京北站、苏州通用机场等 6 个航空项目,以及宁扬、常泰、南京仙新路 3 座过江通道年内建成通车,将基本实现隔江相望的县(市)均有过江通道联通。这些项目不仅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,更直接带动沿线产业带发展,预计新增就业岗位超 5 万个。
(二)先进制造业:筑牢产业根基15122.8 亿元的工业投资规模中,集成电路、新能源汽车等 “卡脖子” 领域成为重点。无锡华虹集成电路晶圆制造、苏州路芯半导体掩模板等 46 个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,将进一步完善 “设计 - 制造 - 封装” 全产业链;常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、盐城一汽新能源汽车等 13 个智能汽车项目,预计新增年产能超 80 万辆。值得注意的是,绿色制造项目占比显著提升,徐钢集团超高温亚临界煤气热电、盐城新源劲吾光伏组件循环利用等 20 个项目,年可减少碳排放超 300 万吨。
(三)现代服务业:激活发展新动能服务业重点项目呈现 “三新” 特征:6608 亿元总投资中,380 个项目涵盖科技服务、健康养老等 12 个领域,其中南京集萃药康生物疾病模型研发、无锡芯卓射频芯片模组等项目,推动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;20 个储备项目中,“长三角数字金融城” 等金融科技项目,将为产业升级提供创新金融支持。文旅领域同样亮点纷呈,79 个重点项目总投资 1004.16 亿元,涵盖产业融合、数字科技赋能等六大类型,徐州军事科技文旅小镇、新沂窑湾运河文化保护工程等项目,预计年接待游客超 2000 万人次。
(四)科技创新:抢占未来制高点合成生物、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成为投资热点。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已集聚 60 余个项目,总投资 120 亿元,常州 “一城三园” 布局加速推进;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建成 100 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实验样机,苏州量子科技国际产业园启动建设。此外,南京、无锡等地布局的 12 个航空航天项目,包括星河动力航天设备、蓝箭航天可复用火箭产业基地等,标志着江苏在商业航天领域迈出关键一步。
(五)生态环保:守护绿水青山全省安排近 30 个绿色低碳项目,总投资超 500 亿元。盐城吉电绿氢制储运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,采用有机液态储氢技术,年储氢量达 15 吨,为全省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样板;宿迁 118 个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,涵盖污水处理、固废处置等领域,计划投资 108.8 亿元,将显著提升区域环境承载力。太湖、洪泽湖等重点水域综合整治工程,同步推进生态清淤、湿地修复,预计新增生态岸线 200 公里。
(六)民生保障:增进百姓福祉21 个民生环保项目聚焦医疗、教育等领域。江苏省脑科医院新院区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异地新建等 7 个医疗项目,将新增床位超 5000 张;南京大学苏州校区(西区)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二期等 5 个高校项目,预计年培养专业人才超 2 万人。全省农村公路提升工程、保障性安居工程等,计划改造农村公路 1400 公里,建设保障性住房 10 万套,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。
建立 “季度开工 + 月度调度” 工作机制,一季度计划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2807 个,其中 113 个省重大项目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。推行 “拿地即开工” 审批模式,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,审批时限压缩 30% 以上。
(二)创新投融资模式设立 200 亿元省级重大项目专项基金,重点支持未来产业和绿色低碳项目;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,2024 年省级重大项目融资余额达 6071 亿元,2025 年计划新增融资超 3000 亿元。同时,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领域,200 个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中,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 91%。
(三)完善要素保障体系建立 “土地跟着项目走” 机制,优先保障省重大项目用地指标,全年计划供应土地 5 万亩;强化能源保供,盐城 85 万千瓦海上风电、常州时代超级拉线工艺动力电池等项目,将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 1000 万千瓦。
通过补链强链延链,江苏正加速构建 “1650” 现代产业体系。225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中,60% 以上聚焦 “卡脖子” 技术攻关,预计新增专利超 3000 项,推动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等产业竞争力进入全球第一方阵。
(二)区域协同的 “粘合剂”跨江融合、南北共建项目成为新亮点。宁淮城际铁路、盐泰锡常宜铁路等跨区域交通项目,将苏北至苏南通行时间缩短至 1.5 小时;南北共建园区基础设施项目,预计带动苏北引进苏南产业转移项目超 100 个,实现产值超 500 亿元。
(三)绿色转型的 “催化剂”近 30 个绿色低碳项目年可减少碳排放超 500 万吨,推动全省单位 GDP 能耗下降 3% 以上。盐城、南通等地的海上风电、氢能项目,将助力江苏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 22%,提前实现 “十四五” 目标。
2025 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建设,既是稳投资、促增长的 “压舱石”,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 “先手棋”。随着 500 个省级项目全面落地,江苏正以 “走在前、挑大梁、多作贡献” 的使命担当,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。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项目早日建成见效,为 “强富美高” 新江苏建设注入澎湃动力!
本帖最后由 江苏罗会清 于 25-6-28 18:31 编辑